要债公司总能在每一个人的性格中找出或多或少的毛病
作者:管理员 来源:本站原创 发布:2017年3月2日 修改:2022年8月10日 所属分类:公司新闻 访问统计:1012
世间皆凡人,无不有弱点。要债公司只要认真观察,仔细琢磨,总能在每一个人的性格中找出或多或少的毛病。某些债务人挖空心思逃债,所利用的就是债权人性格上的弱点。那怕你是铁板一块,他们也会找到一丝缝隙钻进去。利用性格弱点,很多时候是以温情脉脉的面目出现的,更让债权人防不胜防。要债公司提醒债权人必须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和心理状态,才能稳如磐石,屹然不动。
利用债权人,尤其是企业法人代表讲面子,留情面,照顾“哥们义气”的性格弱点便是一招。要债公司发现某些债务人平时注意与债权人搞好关系,你来我往,一去二送,比较火热。一旦双方产生债务关系,债务人就会利用“哥们义气”请对方“宽限”、“照顾”,拖上个三年五载,这笔债也就会“消散在风中”。尤其是个别国有企业负责人更是拿国有资产当儿戏,将债权当作给“哥们”的礼物,随随便便放弃,导致国有资产流失。
案例:江西九江某私营企业老板陆某,头脑灵活,交际甚广,尤其与该市某国有企业老总梁某交拄甚厚。一来他俩自小同学,二来梁某平时也常收受陆某一些钱物。一日,陆某哭丧着脸跑来找梁某,说自己上月栽了大跟头,被人编去不少钱,恳请“大哥”鼎力相助。
正是投桃报李之良机,梁某立刻同意将本厂刚从银行货出的100万元分给陆某一些。不久,陆某枕从梁某厂上借到了20万元,并立字为据,半年后归还。一羌丰年过去了,陆某毫无归还之意,梁某急忙询问,陆某又哭丧着脸说:“我这丰年真是倒足了邪霉,折腾了半年,也就保本而己。大哥你要追小弟还钱,小弟也没话可说,还上枕是,那怕砸锅卖铁呢?梁某一听,反觉不好意思,心想,这钱是国家的,朋友是自己的,又何必做得太绝呢?就这么艳上几年,陆某不还,梁某也不问.债务似乎也不曾存在过了。
象这样“慷国家之慨”之举,在当今中华大地绝非一起两起。要杜绝此现象,还得靠深化经济体制改革,进一步明晰产权,建立起完善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。利用债权企业负责人贪财的性格弱点,用“回扣”将其套借以达到逃债目的,更是被广泛应用的一招。
案例二:某大学设备处于1993年10月欲按市价30万元,购买一台先进的实脸设备,在调查了解后,得知甲、乙两厂均有此种设备。甲厂所造设备的性能、质童、功效稍优于乙厂的设备,且价格较乙方便宜2万元(乙厂的价格为30万元),并且甲厂离该大学比乙厂距该大学近,便于装运。
该大学设备处准备与甲厂签定合同。乙厂知道情况后,马上由该厂销售科长带队,带着巨顺回扣3万元前来洽谈“业务”。见乙方着急想卖掉设备,且不惜损失3万元利润来成交,设备处领导想占点小便宜,就讨价还价地多要了1万元回扣。乙厂以4万元为回扣,该校设备处以预付50%的货款(即巧万元)为条件,签仃了一份买卖合同。合同还规定了其它一些细节。
乙方拿到巧万元预付款后,总觉得损失4万元利润太不划算,并决定“将甲一军”。到了及行期,仍没给该校设备处发货。该校设备处曾多次派人催货,乙方种种借口推诀。1994年3月,该校设备处下了最后通膝:乙方以若在20天之内再不发货,就一起上法院。乙方早已成竹在胸,反话该校设备处领导:“你真敢去法院告吗?真告了,我们大不了马上发货,再带点资金利息,可你就该玩完了,是不是?”设备处领导听后不由浑身发冷。
自此以后,再也没派人去催设备了,一过就是1996年5月,乙方告知设备处,双方之间已没有任何债权债务关系了。因为双方的债的关系已超过2年。这2年中,设备处明知乙厂没偿还债务,但从未来索取过,应视为放弃债权。
要债公司由此可见,债务人的回扣不是好拿的。俗话说,吃人的嘴软,拿人的手短。受人之惠,恐怕就不敢不“投桃报李”。贪财是多数人的弱点,好色也是人之常情,债权人利用这一点也可“下绊子”。